当前位置: 首页>>干部工作>>正文
挂职干部风采展 | 在雪域高原书写医者担当——第一医院援藏干部、阿里地区人民医院院长张小刚
2025-09-25 16:35:26访问量:

奋进新征程,实践炼真金。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干部成长无捷径可走,经风雨、见世面才能壮筋骨、长才干。”挂职锻炼是干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在实践实干中磨砺意志、提升能力、贡献才智的重要途径,是组织培养锻炼干部、服务国家战略与地方发展的关键举措。

为落实学校党委部署,生动展现我校挂职干部昂扬的精神风貌与扎实的工作成效,党委组织部特开设《挂职干部风采展》专栏。本专栏将聚焦学校选派至各地、各条战线挂职的干部教师,记录他们积极融入新岗位、勇担新使命的足迹,讲述他们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发展大局的故事,分享他们深入实践一线、锤炼过硬本领的感悟。期待此专栏能激励更多干部师生投身实践熔炉,砥砺担当之能。让我们共同关注他们的风采,汲取奋进力量,书写新时代的实干篇章!

2024年8月,我校第一医院副院长张小刚同志担任陕西省第十批“组团式”援藏医疗队队长,跨越3000多公里赴雪域高原阿里任地区人民医院院长。一年来,他不负学校党委嘱托,以高度的政治责任和医者情怀,带领团队创下多个“阿里首例”,显著提升当地医疗水平,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和人民的忠诚。

张小刚向参加西藏自治区成立60周年慰问活动的中央代表团阿里分团团长李干杰汇报医院发展情况

破局“三甲”,筑牢高原医疗根基

初到阿里,张小刚面临医疗资源匮乏,重症转诊率高达47.3%。于是他下决心立下一定要在阿里建成首家三甲医院,让群众在家门口“保住命、看好病”的军令状。面对856项评审条款,他首创“三维攻坚法”,从制度、硬件、人才三方面推进。带领骨干熬夜修订百余项制度,推动核心制度落地;多方筹措资金,完成急诊楼、内科大楼改造;推行“双主任制”,40名援藏专家与本地医生结对传授技术,他亲自带教开展血管介入手术,成立首个高原血管介入科。目前,本地医生已可独立完成颅脑、脊柱、心脏等复杂手术,三、四级手术量增长62%,微创手术增长81%,抢救成功率达95.7%,转诊率下降10.16%。2025年春,医院顺利通过“三甲”初审。

织就立体急救网,打造带不走的医疗队

阿里地广人稀,最远县城距地区医院800公里,群众看病极难。张小刚推动构建覆盖城乡的立体急救网络,建成5大救治中心,服务七县;组织专业团队下沉指导,建立创伤单元;引入AI远程会诊,实现乡镇—医院实时联动;建立血液应急机制,组建“献血应急队”。“援藏不仅要‘输血’,更要帮阿里‘造血’。”张小刚着力构建“智慧赋能+精准带教+基层扎根”体系,搭建“陕西—阿里—县—乡—村”五级5G医疗网络,连接陕西10余家三甲医院资源,实现远程会诊、线上教学。现在,牧区群众在屏幕前就能看上西安专家,基层医生也能实时接受手术指导。

搭建五级5G医疗网络远程会诊

从治病到防病,谋划长远健康福祉

在解决当下医疗难题的同时,张小刚更着眼于长远。他积极向中央代表团汇报医院发展成果,获高度肯定;狠抓党建与业务融合,带队深入军营、县乡巡诊,服务军民健康,助力边疆稳定。目前,他带领团队正在积极推动医院新院区纳入“十五五”规划,并联合西北大学、西安交大及西藏高原病研究所共建高原病防治中心,重点攻关高原红细胞增多症、肺水肿等疾病。因表现突出,张小刚被评为西藏自治区第十批援藏先进个人。“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他和队员们以精湛医术和奉献精神,成为雪域高原上群众心中最温暖的健康屏障。

张小刚组织参加陕西省第十批援藏医疗队党支部活动

张小刚同志简介

张小刚,男,汉族,陕西彬州人,1978年6月出生,中共党员,1998年12月参加工作,在职研究生学历,主任医师。1998年12月至2001年12 月在陕西省彬县计划生育宣传技术指导站工作,2001年12月至2022年8月在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院工作,2022年8月至2023年5月任陕西省第四人民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2023年5至今任西北大学第一医院党委委员、副院长。期间自2024年8月至今任陕西省第十批“组团式”医疗人才援藏领队,阿里地区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