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 年 5 月 16 日,由生命科学学院党委主办,“红色基因”辅导员工作室承办,党建工作站、硕士生化与分子党支部协办的首期 “党员学术下午茶”首期活动在文博楼三楼咖啡厅举行。本次活动以 “弘扬科学家精神 —— 在求真与创新中砥砺前行” 为主题,通过主题分享与互动研讨相结合的形式,为师生党员构建了思想交流、智慧碰撞的平台,学院党员教师、学生党员及积极分子共 50 余人参与活动。
活动邀请了生命科学学院副教授黄萱担任主讲嘉宾。黄萱老师以自身科研经历为线索,从 “真理、坚持、担当” 三个维度出发,分享了科研攻关道路上的真实事例,引导青年学子在专业领域深入钻研,将个人研究与国家战略需求紧密相连。在研讨互动环节,现场师生积极分享科学家的人生故事,通过生动细节地讲述,让科学家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活动尾声,师生共同写下期待与寄语。
本次活动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 “小活动” 激活 “大思政 ”的实践模式,将组织优势转化为学术发展的内在动力,生命科学学院将持续推进这一党建品牌建设,致力于打造党建引领学术生态的前沿阵地,引导广大党员与青年学子充分激发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与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为落实科教兴国战略、培育新时代科技领军人才注入强劲“红色引擎”。



学习心得
今天的“党员学术下午茶”活动,给我带来了远超预期的收获与思考,让我看到伟大科学成果背后那种近乎执拗的专注与耐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创新应该服务于人类福祉,科学家精神不仅体现在实验室里的严谨求实,更包含对真理的不懈追求、对社会的深切关怀。作为一名青年研究者,我将以此次活动为新的起点,在未来的科研道路上既保持探索未知的热情,又牢记服务社会的初心,让科学研究真正成为推动人类进步的力量。
——硕士生工第二党支部 罗珺
作为一名积极分子,参加“科学家精神”党员下午茶活动,我深受触动。黄萱老师的故事分享,生动诠释了科学家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爱国精神,勇攀高峰、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我深刻认识到要将科学家精神融入日常工作,在面对复杂任务时,应如科学家般保持严谨态度,不敷衍、不推诿;在创新发展的道路上,敢于突破思维定式,主动寻求新方法、新思路。我将以科学家为榜样,立足岗位,把爱国之情转化为履职尽责的实际行动,以扎实的工作和不懈的奋斗,为党和人民的事业添砖加瓦。
——硕士细胞遗传动物党支部 刘士悦
今天参加“第一期党员学术下午茶活动”,在黄老师的故事里,有一句话让我记忆深刻:实验要耐得住寂寞。它让我一瞬间领悟到这就是科学家的真实写照。实验往往需要长时间重复操作、观察数据,有时甚至会经历无数次失败,就像袁隆平为找到合适的杂交水稻亲本,无数个日夜在田间地头俯身观察、记录;像屠呦呦筛选2000余个中药方,历经380次失败,才发现青蒿素。所以研究生生活中,数据出现细微偏差、实验失败,这都是我们科研生活的一些小小挑战,我们要在重复中坚守热爱,要深知每一次细微的推进,都是向真理更近的攀爬。
——硕士生工第一党支部 周孟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