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党建工作>>党建双创>>正文
​党建引领 多维赋能 西北大学经济学系党支部“强国行”专项行动的创新实践
2025-04-28 10:40:54访问量: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经济学系党支部在校院两级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引领,自20247月入选全国高校“双带头人”强国行专项行动以来,充分发挥党建领航作用。通过跨校跨企党建联建,构建资源共享、经验互鉴的协作网络;锚定教育强国目标,打造一流课程群与教材体系,深化课程思政育人成效;聚力科研攻坚,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突破重大课题并形成原创性成果;组织师生团队深入基层一线,以实践调研赋能乡村振兴与绿色发展。支部以“党建+”模式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为西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实现党建与业务同频共振、双向提升。

一、发挥专业优势、开展党建联建,深入宣贯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经济思想

第一,开展经管专业教工党支部联建、促进互学互鉴。与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入选支部——全国经济综合竞争力研究中心福建师范大学分中心党支部、辽宁大学经济学院国管财税产经党支部、安徽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工第二党支部、西安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系党支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西北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金融学系党支部等高校党支部,以及西安秦华燃气集团“蓝火苗”第一党支部等企业党支部,在党建业务融合发展、经管人才培养、科研联合攻关、校企合作等多方面开展党建联建。经济学系党支部书记在南京大学、西北政法大学、西安财经大学做党建报告交流。初步形成组织互联、资源互通、经验互鉴、发展互促的工作样态。

945e9b55bff6910455b85ff77da33d5IMG_256

1 参加全国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交流、开展党建联建

第二,开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理论宣讲,覆盖广、效果好。一是以集中研学、个人自学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学习效果,促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决定入脑入心。二是支部书记吴丰华作为陕西省、西安市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专家宣讲团成员,支部党员白永秀作为省决咨委委员,陕西省政府和省属国企,西安、延安榆林市、咸阳市、汉中市等地的政府部门、各类园区和企业、教育系统宣讲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20场,在宣讲中以党的历次三中全会串联讲授,阐释我国改革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并重点分析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经济领域改革,受众超4000人,宣讲效果良好。支部党员吴丰华、白永秀、岳利萍、赵仁杰等,围绕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解读、统筹城乡发展、构建西部大开发新格局等主题,接受新华社、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等采访和参加理论宣讲节目10余次。

第三,加强微党课微报告建设,促进习近平经济思想宣贯。经济学系党支部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充分发挥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深度聚焦教学与党建融合创新。围绕《习近平经济文选》(第一卷)出版,2025全国“两会”召开等,建设精品“微党课”“微报告”8门。

二、党建引领有组织教学,助力教育强国建设

经济学系党支部坚持党建领航,锚定教育强国目标,通过打造政治经济学核心课程群、“101计划”教材建设、课程思政建设,为西北大学经济学拔尖人才和高水平经管人才培养提供坚实支撑。

第一,加强一流课程建设,促进习近平经济思想进课堂、进头脑。经济学系党支部坚持“学生中心、科教融合、学研一体”理念,将习近平经济思想深度融入课程建设和一线教学,强化“政治经济学”系列课程、“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等国家级一流课程建设。同时,支部特邀中国人民大学邱海平教授指导支部教师牵头建设的《资本论》课程的改革和教学创新。

第二,搭建高端平台,共推一流教材建设。支部党员何爱平教授牵头组建团队,完成教育部“101计划”经济学教材《政治经济学》编写。主导建设教育部“101计划”政治经济学虚拟教研室,依托支部联建机制,推动跨校联合人才培养,为拔尖学生培养注入新动能。在党支部协办下,20253月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成功举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教学研讨会”,中国人民大学原校长刘伟等权威专家,来自20余所高校的专家和教师代表齐聚西北大学,研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课程建设。

第三,面向国家需求、强化课程思政建设。面向国家产业发展和人才培养急需,由经济学系教师高煜教授牵头建设,2025建设获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产业经济学”。支部累计建设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占学院立项数的50%

4004

三、党建领航有组织科研,服务国家战略与学科进位发展

第一,强化理论引领,深化学术创新。经济学系党支部充分发挥统筹作用,以理论研讨与学术研究双轮驱动有组织科研。一是支部协助学院举办“2025年两会精神学习研讨会”和“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创新研讨会议”,促进中央精神和习近平经济思想宣贯并指导科研工作。支部聚焦“区域协调发展与城乡融合发展”“绿色发展”等国家战略方向,组织团队在《管理世界》《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20篇(2024年以来),形成服务重大现实问题的理论成果集群,为构建中国自主经济学知识体系提供学理支撑。

第二,聚力科研攻坚,突破重大项目。经济学系党支部聚焦国家战略需求,牵头组建跨学科攻关团队,组织申报“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国家社科重大项目专项”“陕西省阐释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社科重大专项”等高层次课题,成功立项省级重大项目1项,凸显支部在科研资源整合与方向引领中的核心作用。通过统筹“税收与公共政策”“技术创新与产业升级”等研究方向,支部将理论研究与国家治理实践紧密结合,形成“政策需求—理论突破—实践验证”的闭环研究范式,为破解现阶段高质量发展难题提供原创性解决方案。

第三,加强学术交流,提升学科影响力。20247月以来,支部组织骨干教师在“中国百所经济学院院长论坛”“中国工业学会年会”“中国财政学年会”“中国政治经济学年会”“全国高校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研讨会”等高端平台作大会报告、分场报告20余次,深度阐释党的创新理论与经济思想,支部既传播了西北大学在政治经济学领域的标志性成果,又搭建起青年学者协同创新网络,持续提升学科影响力。

四、党建聚力,支部以产学研融合助推西部高质量发展

经济学系党支部发挥学院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和8家省级智库优势,并与多家企业党组织开展联建,以知识赋能与智库服务为抓手,积极推动校地、校企融合发展,为西部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第一,以智力赋能驱动西部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学系党支部依托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等平台,组织专家团队深入地方开展专题服务。20247月以来,支部白永秀先后在“榆商企业家大讲堂”及“延安城投大讲堂”中,围绕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区域发展路径设计、国企转型等主题进行系统阐释。苏芳参与西安农投集团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及蒲城县贸促会"三联助企"活动,为企业提供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先后在第六届沿黄九省区黄河论坛和第四届"藏秦·喜马拉雅"论坛发表《陕西省黄河流域生态治理和产业协同发展研究》《以高水平保护支撑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主题报告,聚焦区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路径研究。岳利萍则为安康市统计局、农业银行陕西分行等机构开展宏观经济形势分析,构建政企决策的数据支撑体系。

第二,以知识转化赋能西部企业高质量发展。经济学系党支部通过有组织攻关,精准破解企业发展痛点。先后承接《陕西延长物流运输公司薪酬改革咨询项目》《陕西华天建设集团企业文化建设方案》等企业管理优化项目,运用现代管理科学与数字技术提升企业效能;同时聚焦区域战略需求,完成《陕西省“十五五”财政发展规划前期研究》《渭南市县域经济与城乡融合发展研究》等重大课题,为政府决策提供专业方案。20247月以来累计开展咨询服务项目10余项,金额逾200万元,形成“理论研究—技术转化—实践应用”的全链条服务模式。

第三,以资政建言服务陕西地方政府高质量决策。经济学系党支部聚焦重点领域形成系列高质量研究成果。白永秀围绕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与RCEP商贸平台整合、乡村振兴人才协同等主题,先后提交《统筹三类人才力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发挥自贸试验区和国家级新区制度创新优势整合中亚商贸平台》等3篇建议,获《陕西省决策咨询建议》采纳2024.10/12;赵伟伟、吴振磊针对航空物流瓶颈提出的对策建议,获陕西省委常委、副省长肯定性批示2024.7,为陕西“四个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五、发挥学科优势、深化实践育人,赋能基层发展

紧扣“双带头人”强国行深化实践育人要求,发挥经济学专业特色,围绕产业升级、绿色发展、乡村振兴三大国家战略,组织“智汇山城”“黄陵县新型城镇化调研团”等11支师生团队,深入重庆高新区、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陕北陕南关中等基层一线,开展政企访谈、田野调查与志愿服务。例如,“厕所革命”成效调研团运用经济学模型评估城固县民生工程实效,数据成果直接服务县域治理决策,推动专业实践与基层需求深度融合,形成《黄陵县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结合路径》等实践报告,实现“实践一地、赋能一方”。形成校内校外一体化的实践育人机制,师生在丰富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25145

面向新发展阶段高校基层党建新要求,结合当前教育强国建设、进一步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需求,经济学系党支部将以“党建+”模式为引领,深化三方面工作:一是强化党建联建与理论赋能,依托“双带头人”工作室,拓展与西部地方政府、园区、企业及高校党支部的协同,打造“党建+乡村振兴”“党建+新质生产力”特色联建品牌,将习近平经济思想与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融入精品党课、智库报告,形成服务西部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传播矩阵。二是深耕教育教学与人才培养,以“101计划”教材建设为抓手,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等国家级一流课程的数字化升级,深化与西藏民族大学、新疆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对口支援,建立西部高校教师教学能力提升工作坊,培育兼具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的经济学拔尖人才。三是聚力科研攻坚与社会服务,紧扣“城乡融合发展”“西部新质生产力培育”等重大课题,整合中国西部经济发展研究院等智库资源,推动产学研项目落地,组织师生实践团队深入陕北能源基地、陕南绿色发展区开展调研,将论文写在西部大地上,形成“理论研究—政策转化—基层实践”的闭环体系,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陕西篇章贡献力量。